桃李SQHOOL全新原創日語Podcast.專為台灣人製作的日語學習廣播節目
Podcast收聽平台
Apple Podcast:https://pse.is/rbf6q
Kkbox:https://pse.is/uc378
SoundOn:https://sndn.link/tourisqhool/1BzWoR
Spotify:https://pse.is/vtmgd
Youtube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KA2OK13ov9P5s3g-ac3tBnQQJJ_nKnHv

本集簡介:
大家平常有喜歡聽的日文歌曲嗎?有些歌曲過了多年之後再度很受歡迎,ちかこさん跟よしみさん都聊了哪些歌曲呢?
単語
1.過去(かこ):過去
2.昭和時代(しょうわじだい):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時所使用的年號,使用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
3.コマーシャル:commercial,廣告,也可簡稱為CM
4.J-POP:日本流行音樂
5.ヒット:hit,可以表示棒球擊球的安打。也可表示歌曲、電影有人氣、受歡迎
6.レコード:「record」黑膠唱片;紀錄。
7.カセットテープ:卡式錄音帶
8.ミニディスク:MiniDisc,由索尼(Sony)在1992 年推出的光碟規格,用於錄音和儲存音訊資料
9.プレイヤー:播放器
10.レーザ:Laser,雷射
11.針(はり):針
12.コンサート:concert,演唱會
13.親衛隊 (しんえいたい):在日本偶像文化中,指對偶像有狂熱追隨的粉絲團體。
14.ボディーガード:bodyguard,保鑣
表現一覽
今天的主題是「時代を超えた名曲(跨越時光的名曲)」。據說よしみさん和ちかこさん常有機會與臺灣的學生一起去唱卡拉OK,在那裡聽到學生們流利地唱著日文歌,或聽到翻唱成中文的日文歌時,她們都感到非常高興!在這次的對話中,兩人介紹了日本「昭和(しょうわ)時代」的歌曲和音響設備。在這裡,我們將介紹對話中提及的歌手和音響設備。
◎ 在海外人氣爆紅的日本「City Pop(城市流行)」
..在對話中提到的雖然是「J-POP」。但對話中提到的、像是因在海外爆紅、於2010年左右在日本再次受到歡迎的松原みき(松原美紀)的歌曲《真夜中のドア~Stay with me》(1979),似乎屬於 J-POP 中的 City Pop 流派。
• シティポップCity Pop(城市流行):是指日本在 1970 年代中期至 1980 年代間流行的音樂類型。它以都會化、洗練的氛圍為特點,雖然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,但融合了日本獨有的感性,因而廣為流傳。
《當時受歡迎的歌手》
• 松原みき(松原美紀):1979 年以單曲《真夜中のドア〜Stay With Me》出道時年僅 19 歲,並獲得多項新人獎。這首歌在發行多年後,近年因 YouTube 和 TikTok 在全球大受歡迎,被廣泛視為 City Pop 的代表歌曲。她於 2004 年因病逝世。
• 山下達郎(やましたたつろう):至今每年 12 月,他的歌曲《クリスマスイブ》(Christmas Eve)仍會在各地播放。他現在也持續為許多人創作歌曲。
• 竹内まりや(たけうちまりや):山下達郎的妻子。創作了多首熱門歌曲,如電視劇主題曲和廣告歌曲等。她也為其他人提供詞曲創作。她的歌曲《プラスティック・ラブ》(Plastic Love)於 1984 年發表,近年同樣透過 YouTube 和 TikTok 在全球爆紅,在年輕世代(Z 世代)中特別受歡迎,被公認為 City Pop 的代表歌曲之一。
• 大瀧詠一(おおたきえいいち):是對日本音樂界影響深遠的音樂家。他活躍於多個領域,包括創作歌手、作曲家、編曲家、音樂製作人,甚至還是唱片公司老闆和電台 DJ。
◎ 用什麼聽音樂?
「レコード(黑膠唱片)」→「カセットテープ(卡式錄音帶)」→「CD」→「MD」→「MP3」・「i-POD」→「配信(はいしん)サービス(串流服務)」
• 「レコード(黑膠唱片)」:よしみさん家裡以前有「オーディオ(音響)」設備。原本黑膠唱片是透過唱針讀取聲音,但據說最近有雷射非接觸式讀取的方法。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,可以避免珍貴的黑膠唱片受損。
• 「カセットテープ(卡式錄音帶)」:以前的人會借黑膠唱片,錄製到「卡式錄音帶」上,再用 SONY 的「ウォークマンWalkman(隨身聽)」等設備隨身攜帶聆聽。
之後,陸續出現了比 CD 更小的「MD」、以及「MP3」和「i-POD」等各種方便攜帶和聆聽的設備。現在,大家主要都是用智慧型手機透過串流服務來享受音樂。
• 「ソノシート,Sonosheet(薄膜唱片)」:薄膜唱片是一種黑膠唱片,將聲音記錄在薄而柔軟的塑膠片上。它比一般的黑膠唱片更薄、可以彎曲。由於製造成本低、可以大量生產,因此廣泛被用作雜誌或繪本的附贈品、以及宣傳媒體。特別常見於兒童動畫或戰隊英雄系列的薄膜唱片,以及語言教材、故事、部分音樂等。但不耐用。
◎ 昭和時代的偶像文化
當時有被稱為「親衛隊(しんえいたい)」的狂熱粉絲團體。他們私下組織偶像的應援活動,有時甚至擔負起人身保護的角色。他們的特色是在演唱會或歌唱節目上,為每位偶像喊出特定的口號和聲援。他們對偶像充滿熱情,可以說是賭上性命去應援。此外,由於當時有些粉絲會過度追蹤偶像的私生活,親衛隊也肩負起保護偶像免受這類騷擾行為的使命感。
親衛隊的活動雖然熱情,但也常因過於狂熱而被視為「太過激進」,但作為偶像與粉絲共同創造的獨特文化,當時炒熱了整個偶像圈。松田聖子、中森明菜、小泉今日子等許多偶像都有自己的親衛隊。
另外,在演唱會上會拋擲「紙テープ(紙膠帶)」,據說坐在前排的觀眾會被砸到頭,非常危險(笑)。現在大家都是拿「ペンライト(螢光棒)或「うちわ(扇子)」來炒熱氣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