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李SQHOOL全新原創日語Podcast.專為台灣人製作的日語學習廣播節目
Podcast收聽平台
Apple Podcast:https://pse.is/rbf6q
Kkbox:https://pse.is/uc378
SoundOn:https://sndn.link/tourisqhool/zQUBVP?preview=true
Spotify:https://pse.is/vtmgd
Youtube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KA2OK13ov9P5s3g-ac3tBnQQJJ_nKnHv
本集簡介:
台灣跟日本的日常生活從一天的早餐開始就非常不一樣呢!
単語
1.比べる(くらべる):比較
2.おやつ:點心
3.フランク:輕鬆隨興、直率
4.お粥(おかゆ):粥
5.飽きる(あきる):膩、厭煩
6.工夫(くふう):想方設法
7.時短料理(じたんりょうり):可以快速完成的料理
8.電子(でんし)レンジ:微波爐
9.湯がく(ゆがく):川燙
10.ほっとけ:放著不管
11.壮観(そうかん):壯觀
12.一方通行(いっぽうつうこう):單向通行
13.逆行(ぎゃっこう):逆向通行
14.ぱくぱく:大口享用食物的樣子
15.受ける(うける):接受
表現一覽
這次ひよりさん和よしみさん聊了關於台灣和日本的日常生活、主要內容是關於「飲食」和「交通方式」、以下分別總結一下喔~
「飲食」
■「外食(がいしょく)」「内食(うちしょく)」「中食(なかしょく)」
根據兩人的印象,台灣「外食(がいしょく)」較多,而日本則是購買食材回家烹調的「內食(うちしょく)」較多。我覺得在台灣,買外面的熟食回家吃的「中食(なかしょく)」也很普遍吧。よしみさん說,以前「外食」是非常特別的事,只有在慶祝等特殊場合才能「外食」,所以遇而有外食的機會時她非常開心、的確是這樣,以前不像現在這麼容易。
另外,她們還提到由於「內食」較多的日本「時短料理(じたんりょうり)」(快速料理)的食譜也越來越多、其中以使用微波爐的料理居多。よしみさん說,用微波爐和瓦斯爐不同,可以「放(ほう)っておくことができる(放在一旁)」讓她很放心。最近出現了很多有助於「時短料理」的便利「アイテム」(商品)、よしみさん他們提到的是用微波爐煮義大利麵時使用的容器、只要將水和義大利麵放入細長的專用「耐熱容器(たいねつようき)」(耐熱容器)中之後用微波爐加熱即可。順便一提、會話中よしみさん把煮義大利麵說成「ゆがく」,一般也可以說「茹でる(ゆでる)」。請問、台灣也有「時短料理」嗎?
■朝ごはん
另外,他們還聊到了早餐。在台灣,早餐大多在路上買了之後在學校或公司吃,而在日本,大多數人都是在家吃完早餐才出門。即使再忙,媽媽們也大多會為家人準備早餐、有時還要做便當,日本的媽媽們真的很辛苦呢。因為原本習慣在家吃早餐,所以日本能吃早餐的店不多,即使有,也大多是咖啡和麵包等簡單的餐點、不然就在便利商店買。因此、ひよりさん他們去台灣旅行時看到台灣早餐店的豐富菜單,感到非常驚訝!
■飲み物
關於飲食,他們還聊到了飲料。聽說台灣的年輕人很喜歡「タピオカドリンク」(含珍珠的飲料),而且喝得很頻繁、他們覺得台灣的飲料蠻甜的。
在日本的話,喝「炭酸飲料(たんさんいんりょう)」(汽水)的年輕人很多。ひよりさん的高中裡有自動販賣機,男生會買碳酸檸檬等果汁,然後邊喝邊上課。好像日本的年輕人非常喜歡碳酸飲料,有時還會看到年輕人抱著2公升的可樂喝呢。但よしみさん說,年紀大了之後,為了健康就會開始喝水。
「移動方式」
兩人似乎都對「台灣的機車很多」的印象很深刻。他們說,旅行時也被機車的數量嚇到,「思わず写真を撮りました(忍不住拍了照片)」。在日本,腳踏車比機車多、雖然最近提倡騎腳踏車時也要戴安全帽(現階段是「努力義務(どりょくぎむ)」,不戴也不違法),但還是腳踏車比機車方便吧、也不用駕照。
另外,在大阪等都市地區的話也經常利用「地鐵」和巴士等「公共交通機関(こうきょうこうつうきかん)」(公共交通工具)。他們也提到了台灣的MRT、讓兩人驚訝的是「車內全面禁止飲食」。在日本的話,在市區地鐵等車廂內吃便當的人雖然不多,但喝飲料、吃糖果或口香糖的人還不少、這也是習慣和文化差異之一。
如果各位有想聽聽看她們聊的話題的話、請跟我們連繋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