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大阪・關西萬博即將在下個月迎來閉幕,直到此刻,會場的人潮依舊熱度不減。社群上充滿著各種人氣場館的抽籤攻略與排隊心得,彷彿沒看到特定展館就是一種遺憾。但是,大阪萬博的魅力,其實遠不只於各國場館唷。
今天,我想帶大家用一種更悠閒、更從容的視角,重新認識這座匯集了日本工藝與科技結晶的巨大園區。如果大家沒抽中想看的場館,或者還沒時間做功課,這篇文章將是你的最佳指南。因為萬博真正的特別之處,當你放慢腳步後,便能領略到、遍佈在整個會場的設計巧思與藝術裝置。
在開始介紹景點前,大家需要知道:大阪萬博的會場面積高達155公頃,約等於3個日本環球影城的大小!光是在場內步行,就是一趟探索之旅。日本官方在設計之初,便將整個會場視為一個巨大的藝術品,其核心設計理念是「いのちの循環 (生命的循環)」,源於日本「萬物皆有靈」的古老世界觀。因此,除了各國展館,整個會場本身就充滿了值得欣賞的角落。
現在,就讓我們一起開始這趟悠閒的「萬博散步」吧!
無論大家身在會場何處,一抬頭,很難不被那圈巨大的環狀木造建築所吸引。這就是大阪萬博的象徵——「大屋根 (The Ring)」。它不僅僅是一個通道或屋頂,它本身就是一件世界級的建築藝術品,更在2025年3月,正式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「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」!
設計巧思:由日本知名建築家藤本壯介操刀,其設計理念為「多様でありながら、ひとつ (多元,而歸一)」。這圈環象徵著將全世界不同的國家與文化圈在一起,在充滿分歧的時代,傳達「連結」與「共存」的重要訊息。
世界級規模:這座大屋根的圓周長約2公里,建築工法融合了日本傳統神社寺廟的「貫」接合技術與現代工法,展現了日本引以為傲的木工藝。
散步體驗:大家可以實際走上屋頂步道,從高處眺望整個會場,甚至是遠方的海景。這裡是絕佳的觀景台,也是感受萬博宏大格局的最佳地點。走在下方則能遮陽避雨,是串連整個會場的舒適動線。
除了宏偉的建築,萬博會場的魅力更體現在那些不經意的細節裡。整個園區散落著許多由世界各國藝術家創作的「公共藝術 (Public Art)」與充滿巧思的「公共家具 (Public Furniture)」。
這些裝置的設計目的,就是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線。大家看到的那些色彩繽紛、造型奇特的雕塑,可能同時也是可以坐下休息的長椅。例如在名為「靜けさの森 (靜謐森林)」的區域,就設置了多位國際級藝術家的裝置作品,讓大家在綠意中與藝術不期而遇。與其汲汲營營地尋找特定目標,不如放開心胸,把每一次轉角遇到的藝術裝置,都當成一場有趣的尋寶遊戲。
在眾多充滿未來感的建築中,一顆巨大的紅色圓球,上面有個銀色的微笑嘴巴,顯得格外突出。這是日本最大的搞笑藝人經紀公司「吉本興業」的展館。
即便大家沒有預約入場,光是這個充滿喜感與童趣的巨大球體外觀,就足以成為一個絕佳的拍照打卡點。它完美地體現了大阪作為「搞笑之都」的城市性格,為充滿科技感的萬博會場增添了一抹幽默與溫度。
來到萬博,絕對不能錯過的任務,就是找到官方吉祥物「脈脈 (ミャクミャク)」!這隻藍紅相間、身上有許多眼睛的奇特生物,其設計理念源自「水」與「細胞」,象徵生命的多元性與連結。
正如大家所拍到的,在會場的東、西兩側主入口,都設有巨大的脈脈雕像。這裡永遠排著長長的人龍,等著與它合影留念。這不僅是完成一次「到此 unha遊」的儀式感,更是感受萬博獨特世界觀的最直接方式。
位於會場南側的「ウォータープラザ (Water Plaza)」是一個巨大的水上舞台,這裡上演的「アオと夜の虹のパレード (蒼與夜之虹的遊行)」水舞秀,是萬博的一大看點,而且不需要抽籤!
這是一場結合了約300座噴泉、燈光、雷射與巨大水幕的史詩級表演。白天,這裡是欣賞水景、感受清涼的休憩區;當夜幕降臨,這裡則化身為光與水的夢幻劇場。將水舞秀作為「悠閒散步」的終點,絕對是完美的選擇。
在萬博即將落幕的此刻,希望這篇「散步攻略」能提供大家一個不同的參觀視角。真正的萬博體驗,或許不在於蒐集了多少展館,而在於你真正用心感受了這座園區的設計與呼吸。